始自美国房地产市场下滑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席卷全球,并已经开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美国金融危机的传导效应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冲击目前已经开始显现。
宏观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9.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是我国经济增速自2006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
外需下降是对我国宏观经济的首要冲击。国家统计局数据还显示,出口增速有所回落,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967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10741亿美元,增长22.3%,回落4.8个百分点;进口额8931亿美元,增长29.0%,加快9.9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810亿美元,同比减少47亿美元。
根据最新的9月PMI(采购经理指数)指数中的出口订单指数跌至衰退区间(48.8%);人民银行第三季度5000家企业调查中,出口订单也持续回落,跌至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最低。
产业特点
从外部环境看,电子信息产业增长主要依赖外商投资和出口的拉动,而受人民币升值、两税并轨等政策的影响,今年外资企业发展明显减缓,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正在弱化,加上劳动力成本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后劲受到制约。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08年Q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公报》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的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万亿元,同比增长20.5%,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同比增长21.9%。
前三季度电子信息产业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一、全行业增速出现放缓的趋势,自去年以来,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增速始终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上半年虽有小幅回升,但进入三季度增速又开始回落。到9月份,全行业增速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通讯行业低于全行业增速8.4个百分点,计算机低于全国增速5.2个百分点,增幅回落主要由于国际经济环境低迷、国内电信业体制改革和国内电信运营商投资发展平缓因素所致,通信业国内外市场都出现明显下降。
二、结构调整继续优化,搞清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增长依然强劲。像笔记本电脑增速达到31.3%,行业比重27.3%,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液晶显示器增长10.8%,占整个显示器比重39.9%,提高10.4个百分点。
三、经济效益稳中有降。上缴税金同比增长22.9%,下降3.8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行业增幅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10个多百分点。
前三季度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外部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后劲影响日益显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能源、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等因素导致外部市场明显减缓。近几年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幅持续回落,增幅从高峰的40%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占全国出口额比重也从前年的38%下降到36%。
第二、国内劳动力成本提升,能源、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国内投资比重比较优势相对弱化,外商投资持续下降,增速明显低于内资企业。1-9月,外商投资企业出现负增长,收入增速也比全行业低了3个百分点,由于电子信息行业增长主要依赖外商投资和出口劳动,这两项增速持续下降,使我们整个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第三、加工贸易企业困境加剧。受外部环境和国内宏观调控影响,电子加工贸易企业获利空间明显减少,生存压力不断加重。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1、人民币升值、税收改革、新劳动法实施和上半年生产资料价格高企的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快速增加,例如新劳动法实施,电子制造企业人工成本需要增加10%。2、电子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企业增产不增收。例如手机平均售价比年初下降30%多。全行业三资企业1-9月实现销售利润率仅有3.1%,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比内资企业利润率还低1.9个百分点。3、全球经济风险加剧,开拓国际市场异常困难,加工贸易订单明显下降,来料加工出口增幅下降30个百分点。
同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的结构调整矛盾也更加突出。一方面,像集成电路、关键器件等新兴行业技术较差,发展模式主要是两头在外,产品大量依赖进口,07年仅集成电路这一项逆差就高达1042亿美元。另一方面,由于上游核心技术领域竞争力缺乏,价格竞争局面日益恶化,内资企业市场份额大幅下降,手机内资品牌市场份额从高峰的68%下降到目前不足30%,手机行业收入和效率增幅出现负增长。
企业问题:
根据南方网报道,在10月20日进行的东莞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上,各参展企业对于电子产品的国际需求普遍不太乐观。在东莞长安、清溪、石碣都有工厂,雇员近2万人的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边事业部总务处处长耿乃良表示,其对经济形势短期不乐观,并准备以人力调整和费用紧缩的方式应对,预计公司减员20%-25%,这与公司订单减少是一致的,这也是我国南方地区电子加工业的一个缩影。
规模巨大的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每年都要花费数百亿美元更新改善设备和维护省级网络,IT业从中受益良多,但根据调查全球已经有43%的企业计划消减08年下半年IT开支,金融领域则有49%的IT部门计划消减预算。金融风暴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已大面积导致IT行业出现效益下降、减薪、裁员等现象。
根据美国政府在10月初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三个月,美国信息科技行业的就业人员在连续半年的增长之后出现了下滑,第三季度IT行业就业人数从上季度的410万下滑到400万,减少的IT职位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家、系统分析师、支持专员和软件工程师等,这主要是因为动荡的金融服务企业是IT行业的重要市场。
10月份,联想集团启动了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以来的第四次全球裁员计划,在美国北卡罗拉那州的全球总部裁员约50人,全球裁员计划尚未公布,其全球发言人称此次裁员与全球经济萧条有关,具体裁员计划将根据各区域经济形势决定。在此之前,惠普宣布在未来三年内裁员2.46万人,占其员工总数的8%,此次裁员主要与收购EDS有关。戴尔在去年6月宣布了8800人的大裁员计划,今年2月又宣布裁员1200人,主要涉及销售部门及支持部门的员工。华硕最近表示,也将在明年上半年裁员5%-10%。雅虎在10月22日公布了不良的业绩报告之后宣布将裁员1500人。其他IT业巨头如GOOGLE、NVIDIA、ebay等也在不断宣布各自的裁员计划。
贸易简况: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1-9月份,我国计算机与通信产品出口1871.9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8%,增幅较上年同期的24%明显回落。其中,9月份出口额为239.71亿美元,增幅为9.2%。
1-9月份,对美国出口额为409.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微幅增长0.9%,低于整体平均增幅,其中9月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降5.6%。对其他几个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出口同样出现增幅的明显回落,包括荷兰、德国、新加坡、英国、法国等。
根据上面的图表可以,我国的信息技术产品出口额在不断增长的时候,增幅已经开始呈现明显的趋缓迹象,季度出口额同比增幅已经从2005年的30%左右下滑到目前的15%左右。
展望:
对于全球金融动荡与经济前景不明朗对信息技术产品需求的影响,研究机构普遍认为需求将明显减缓,至少增幅将趋缓。
以手机市场为例,Gartner公司判断2008年全球手机市场的增幅将只有去年的一半,为8%,2007年全球手机销量增长16%,约为11.5亿部。Gartner公司认为由于第三季度手机销量低于之前预期,且第四季度手机销量预计也不会有太大起色。市场占有率最大的诺基亚公司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其第三季度手机出货1.178亿部,较去年同期增长5%,但较第二季度下滑3%。索尼爱立新第三季度手机销量从去年同期的2590万部下滑到2570万部,季度净亏损2500万欧元。而摩托罗拉在第二季度已经出现3.46亿美元的亏损,预计第三季度也难有起色。这些欧美手机巨头陷低迷的缩影便是欧美市场的负增长,诺基亚第三季度在欧洲和北美销量分别为2740万部和450万部,较上年同期的2900万部和540万部分别下滑5.5%和16.7%。尽管在亚太、中东、非洲及拉丁美洲取得销售增长,依然未能抵销欧美市场低迷带来的增幅趋缓。
对于下一步形势,工信部判断,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增长不确定性,使得全球市场对信息技术产品的需求出现放缓,新的贸易保护和技术壁垒将持续加剧,为出口继续增加营造了不利因素。
政策建议:
由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严重依赖外贸、外资企业比重高的特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需要格外关注全球经济放缓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
第一、适时引导出口市场多元化。由于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主要影响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并影响了这些国家的整体市场需求,而新兴国家地区尤其印度、东欧、拉美、非洲等需求还有很大挖掘潜力,应适时通过市场考察、参加当地展会等各种方式引导国内企业开发这些新兴市场。
第二、国内消费来看,仍然是机遇大于挑战,作为严重依赖外贸拉动的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也需要扩大内需,用国内的消费来消化“过剩”的产能,抓住信息化建设机遇,拓展国内消费市场,为电子信息产业稳定持续增长提供动力。中央提出两化融合新举措——即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这有利于加快电子信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为产业发展创造新的空间,同时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也在不断推进,国家在为增强低收入人口购买力上提供了很多的支持。根据商务部、财政部对家电下乡工作的推广方案,对于山东(含青岛)、河南、四川三省试点的农村家庭购买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洗衣机等四类产品(最高限价分别为2000元、2500元、1000元、2000元)实行退税补贴,退税补贴按照各类产品的出口退税标准执行,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80%,地方财政负担20%。内蒙古、辽宁(含大连)、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重庆、陕西等地区从2008年12月1日起至2012年11月底也实行家电下乡。
家电下乡政策预计会给农村家电消费增加一定的催化作用,同时我们建议将个人电脑纳入家电下乡范畴。电脑作为信息化工具而非单纯的电子消费品,其增加了人与机器之前的交互性,同时可以通过上网发布信息、获取采购信息等方式增加农村地区与外界的直接联系,这也有利于农村家庭儿女信息化教育,农村地区较低的电脑普及率也适合用财政补贴的形式进行推广。同时,建议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广农村的信息化,包括上网费用的补贴甚至免费。企业层面,研发适合农村地区的低价平价电脑。
(文章来源: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